2008年4月10日 星期四

【賢外之音】非政府組織該何去何從?

馬來西亞第十二屆全國大選落幕將近一個月了,但是各界依然沉溺在大選過程以及結果的氣氛中,尤其是媒體。無論是平面媒體或是網路媒體自大選至今都大篇幅的報導政黨政治。然而,在民主社會中,除了政黨政治以外,公民社會的發展也是健全民主制度重要的一環。

公民社會與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是相互建構過程,而且他們從彼此的身上獲取養分而成長。由於馬來西亞的公民社會發展處於新生階段,非政府組織的價值與能力尚未獲得全面的社會正面的肯定,因此其動員能力尚不足以達到強而有力的組織性效果。

其實非政府組織在豐富公民社會的內涵與遊說、推動公部門進行的政策立法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台灣的勵馨基金會就曾經在1992年到1995年間推動「反雛妓社會運動」以及「兒童及青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立法通過。另外,台灣創世基金會也為了防止更多因為車禍而變成植物人的事故發生,呼籲國人開車注意頭部安全,也開始推動保腦宣導工作,其中最為有名的保腦小語是「愛因斯坦的頭腦也禁不起一擊」以及「流汗總比流血好」。這項運動後來也引起政府的關注,台灣政府終於在1997年6月立法通過強制民眾騎乘機車必須配戴安全帽的條例。

反觀馬來西亞也跟上了這股全球公民參與與治理的風潮。近年來馬來西亞非政府組織以及社區組織在馬來西亞也發揮了舉足輕重的角色。2003年政府計畫在雪蘭莪士毛月武來岸建造焚化爐。但是,卻遭當地居民的強烈反對。爾後,當地居民更成立臨時小組與政府對抗。結果,在2007年居民也接獲政府的公函,證實腰斬具爭議性的15億令吉武來岸焚化爐計畫。

另外,2005年中南馬發生大停電後,國能計畫提升萬撓新村原有的33千瓦特電纜至275千瓦特的高壓電纜,因此要求該村51戶人家搬遷並答應作出賠償。但是,此舉卻遭到當地居民強烈的抗議。村民卻堅拒搬遷,也以影響健康為由反對高壓電纜工程,並成立了“反對搬遷、爭取繞道萬撓新村工委會”。向國能提出其他的電纜繞道路線作為解決方案,不過都被國能以技術原因拒絕。隨著人民聯盟執政雪州後,答應將在執政100天內解決有關問題。以上事件也證明非政府組織以及社區組織的力量不容小歔,其力量足以捍衛社區的權益。

公民社會裡的非政府組織必須獨立於政黨政治,保持自主性與靈活性。非政府組織在民主政治的政黨競逐中,也須中立地扮演著更廣泛的公民意見與偏好。推動政府往正確的方向前進。這樣不但對民主政治帶來正面的影響,更可以透過這股力量影響立法過程,推動有利於人民的法案。

但是,現今馬來西亞的非政府組織卻缺乏強大的動員能力以及論述能力。就長期發展而言,若國家欠缺來自對於公民素質培養與公民社會孕育的遠見將造成危機。而且,馬來西亞的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目前只停留在為各自領域或社區爭取權益的階段,而無法突破公民社會所應廣泛涵蓋的視角,這將影響立法過程、監督政府以及社會整體的利益。

如今,媒體的報導也只停留在政黨政治的階段,而忽略公民社會的發展以及公民運動。然,我國的非政府組織今後該何去何從?

下周預告:作者在本周和大家討論非政府組織的困境,下周將與大家談非政府組織在未來的展望以及在公民社會應該扮演的角色,盡請期待!












李政賢
賢話家常

6 流星痕:

匿名 提到...

就個人而言,非政府組織至今的確為人民默默的做出了很多貢獻,不過非政府組織在人民心中并沒有太多的印象,我想是非政府組織太鬆散了吧.那非政府組織是不是應該多點接觸人民呢?

周小芳 提到...

我认同你说,公民社會裡的非政府組織必須獨立於政黨政治,保持自主性與靈活性,但是却不能去政治化。

在刚结束的大选,很多本来属于公民社会的人都进入体制内,或者帮助过这些已经在体制内的人助选,他们还能够很容易的切割吗?

我觉得我国现有的非政府组织很多都是走精英式的,缺乏接触群众,时常变得曲高和寡。

我也认同你说,馬來西亞的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目前只停留在為各自領域或社區爭取權益的階段。

不过好像白小那样,他们也有尝试踏出自己的社群,去关心其他的议题。

要做到踏出自己的本位去关心其他群体的确是不容易的事情,就好像在焚化炉搬去broga之前,那是在puchong的发展计划,可是当他们成功阻挡该计划以后,他们也没有去关心broga的人。

李政賢 提到...

本以為寫這篇文章會獲得熱烈的討論,但是卻沒有預期的激烈,或許這個議題在大馬還沒成熟吧!沒關係,非政府組織是需要時間去成長的。

熱政人,小芳姊姊。你們提出的問題我將在下星期的文章發表。謝謝!

健偉 提到...

繼續寫吧!可能很多人像我這樣……「潛水中~~」

LIM Swee Kuan 林芮光 提到...

普遍上,現有的各個非政府組織所關心的都是攸關各自領域與社群的特定議題,而這群人往往就如小芳所說的,都是這些特定議題的“精英分子”。

所謂的“公民社會所應廣泛涵蓋的視角”,回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需要更多的“非政府組織”關心更多不同領域、不同社區的不同“特定議題”。

Unknown 提到...

NGO 或者NPO 要受到社會的重視時, 那個環境基本上是已經為成熟發展的社會, 其福利機制也同時是幾乎完善的...
事實上, 任何的組織需要運作的推動力乃政府的支持. 雖說它是屬於政府體制之外的, 但是更多的時候, 它的角色是深入社會, 衍生政府關懷社會的福利管道. 我們都知道非政府組織是不賺錢的, 但是不能否定的是它需要錢去執行關懷社會的任務.
若是政府行政體制, 不把他們當作是社會夥伴, 則他們的地位將繼續被忽視, 政府更不會給付支援或資源的讓政體外的NGO組織, 無條件的協助政府, 應付一些專業的社會課題和社會福利關懷的事宜.
一個不成熟的民主社會, 總會認為NGO時唱反調的反對黨! 因此, 國內忽視NGO的地位也是現實殘酷中不當教育養成觀念的結果.
所以, 阿賢別氣餒...繼續堅持的寫吧! 沒有人熱烈討論, 是因為在國內, 我們能認識的NGO和相關課題實在太少了...
加油吧! 謝謝你讓更多人認識NGO!

我是曉玲..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