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熟悉粵劇的表演,需要時間的累計、勤於練習才能達到,因為粵劇裡的一些動作如撲打跳躍、不同演唱的方式及身段的運用等等,都不是一時之間可以掌握的。即使掌握了,也不表示能夠穿着厚重服飾穿梭自如的表演。
想要掌握好演出的技巧,排練時間和耐性是很重要的。現代的年輕人多缺乏耐性,對需要不斷重複練習的粵劇,根本就不屑一顧。
看著會館中央那群年輕人,這時候他們正在拿著劇本背頌呢!原來他們不單是陪伴父母親前來練習而已,他們還是粵劇團的生力軍咧!
如此熱誠的精神,實在叫我們這四個自稱華夏子弟的年輕人自愧不如!
這也另我們不禁反思,除了感到新鮮好奇之外,是什麼原因使到他們參與粵劇演出呢?是不是粵劇本身也有一股獨特的魅力呢?
說起粵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清朝初期。當弋陽腔、崑山腔、梆子、徽調、漢調等傳入廣東時,廣東本地戲班演出的聲腔便深受這些外來聲腔的影響,所唱的聲腔是一唱眾和,被稱為“廣腔” ,而這個聲腔仍然可從現在的粵劇音樂中看出弋陽腔和崑腔的痕跡。
擁有濃厚中國傳統文化的粵劇,是廣東省地方戲曲劇種之一,也是影響非常大的一個劇種。由於它產生於廣東,所以稱被為粵劇。最初興起於廣州、佛山一帶,現主要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香港澳門等地。
由於海外的華人有許多是廣東人的後裔,所以在海外的華僑聚居的地區也常有粵劇演出。
粵劇以唱梆子、二簧為主,又保留崑山腔、戈陽腔、廣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樂曲和時調,唱念均用廣州方言,因此又稱“廣東梆簧”、“廣東大戲”、“廣府戲”。
約1920年前後,隨廣州、香港、澳門等地資本主義商業的日益發達,有些粵劇團也以廣州、香港、澳門等大城市為活動聚集地,大家都稱之為“省港班”。
“省港班”在廣州、香港、澳門等大都市的大劇場裡演出,大量吸收了文明戲、話劇和電影的手法。從音樂唱腔、角色行當、表演程式、舞台佈置到演出劇目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角色行當也由原來的十大行當,改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和武生。
早期粵劇的藝術特點與漢劇、京劇、祁劇等相近。後來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要演好一出粵劇是不容易的,當中可包含了許多的汗水、體力、精力、時間和精神。演員們需要每天不斷地練習,反复做每個動作,和練習講對白。
由於粵劇和舞台劇一樣,是現場的,毫無字目供觀眾看,所以他們講的對白,一定要咬字清楚、清晰,忌咬字不清、說話含糊。
粵劇的基本聲腔為“梆簧”,並保留有弋陽腔與崑腔的部分曲牌以及南音、粵謳、木魚、龍舟、板眼等廣東民間說唱的曲調和民歌、樂曲、時代曲、小調等民間小曲。
“梆簧”由於用方言演唱,並吸收、融合了地方的民歌小曲,已與一般皮簧戲不同而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配着音乐的演奏,聽著演員的聲腔,看著他們精心演出,还有那粵劇特有的動作姿勢与服裝,着实讓人眼前一亮,使觀眾得到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
其實粵劇一點也不會沉悶,它精彩而深俱意涵的故事再佐以獨特的詞曲及動聽的配樂,實實在在的把廣東省的歷史、地方景緻、風土人情及人物性格等表現得零漓盡致!
無奈現代人卻偏好西洋音樂,什麼“嘻哈”、“搖滾”、“翹舌”音樂,早已佔據傳統樂曲在他們心中的位置。一個不珍惜、不在乎、不維護自己民族文化的人,又怎麼算得上是有“根”呢?
出於好奇,我們問了幾位在場練習的年輕演員,其中一位樣貌可愛的女生笑著以英文回答道:“不會呀,一點也不沉悶,尤其當你參與整個過程的時候,你會覺得那是很有趣的!無論是對唱還是掄刀動槍,都需要演員間的配合默契,這也是它有趣的地方:你能將自己訓練成反應敏捷的人。另外,粵劇的服飾和裝扮也很有美感呢!”說完她便繼續與身邊的演員對戲去了。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投緣”吧!曾聽人說,每個人對於“有趣”都有不同的見解,一些人會認為傳統文化是饒有趣味的,一些人則不這麼認為,這也印證了“一種米養百種人”這句話是正確的。
這時梁景昌主任也向我們暫時請辭,去參與戲班子的排練了,看來他們相當重視這次馬新兩國首次合作的粵劇大型義演《六國大封相》,屆時兩國有約30名粵劇優秀演員參與其盛。
看到他們不斷地在反复練習,足見功力深厚,唱腔圓融,配合起伏不斷的粵樂現場配音賣力演出,為的就是向知音人呈獻最精采的一面。這種精神和毅力是值得所有戲劇工作者學習的。
《六國大封相》这出戏曲其實是指團結或者聯合的意思,內容大概描述蘇秦遊說六國以合縱策略,聯盟抗秦,後六國諸侯共同議定拜蘇秦為六國都丞相,送其衣錦還鄉的故事。
(2、待續……)
0 流星痕: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