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日 星期三

【天芳夜談】唾棄種族政治

以前在《太陽報》看到某位記者的報導時,從她的名字我會猜想她是印度人。后來專訪了這位前《太陽報》記者時,看到她的樣子好像華裔,就問起她是什么人,她的回答是:“我是馬來西亞人。”

之后訪問過一個理大教授,名字不像是馬來人,但樣子又不像傳統印度人,也同樣問起了他是什么人,結果他也給了我同樣的答案。

真是一言驚醒夢中人,我們一直都在區分著你我,你是馬來人我是華人他是印度人,每次都在欄目上彼此劃清界線。雖說我國是由多元種族組成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都過于標榜了本身的單元而忘記了多元。

當然還少不了獨立期間,為了維護“馬來人特權”而創造出來的名詞——土地的王子,更活生生的把馬來西亞人分成兩種類型。

獨立調查中心在2006年所進行的調查顯示了一個吊詭的現象,在我國三大種族中,首先承認自己是馬來西亞人的是印度人,約半數的華裔青年最先認自己是華人,而馬來人則認自己是回教徒。

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現象,最被剝削的族群,反倒首先在身份認同上做出強調,而一直受“馬來特權”保護,同時在憲法上規定必須是回教徒的馬來人,卻首先在宗教上給予認同。

而咱們的老祖宗都是從中國來到這塊土地落地生根的,從前他們會想到要“回唐山”。但是經過數代以后,我們已經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了,那遙遠的故土已經不屬于我們了。

去年上訴庭前法官莫哈末諾曾提出引進爪哇人,以增加巫裔人數的建議。這種以種族為出發點的滑稽現象,也出現在本屆大選后的官位紛爭。霹靂州務大臣應否是華人和霹靂行政議員沒有印裔代表而引致的差點退黨事件等,都讓我們看見種族政治的根深蒂固。

身為新一代的馬來西亞人,我們應該認清方向,唾棄“種族政治”。希望有一天,我們不需要再談“代表性”的問題。到那時,我們只會說:“只要你是馬來西亞人,我都會維護你的權利。”,而不需要說“只有華人能夠捍衛華人的權益。”或者只有揮克里斯才是馬來人的角色。

















周小芳

『The Wonderful World』

0 流星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