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週一實踐】『第四章:非一般童话! 』薔蜜颱風記

薔蜜颱風登陸臺灣臺北這幾天都颳風豪雨,今天早上出席研討會的地點很近,可還是得仰賴計程車。公共交通方便是臺北最大的好處,一通55688,臺灣大車隊三分鐘就到你家。

今天是台社創刊或成立二十周年紀念的會議。不懂要用創刊還是成立,是因爲台社具有雙重角色它既是一個社團又是一份期刊,兩者相輔相佐,密不可分。説是會議而不是研討會,我本來不懂,結束后好像可以試著揣測,台社希望與會者也是參與討論和批評台社的潛在對象。

比起其他刊物或社團,我一直對這個以左派知識分子作爲基地的社團/期刊,感到興趣。不管是他們關懷社會的方式、參照的觀點、跟東北亞和東南亞連結、成員之間爭論的方式,都是我所感興趣的。其中讓我覺得最妙的是趙剛在東海大學教授大學生社會學知識的方式,竟然是以水滸傳作爲一個認識的途徑。妙~

來的人不算多也不算少。會議還沒開始,大夥兒各自閒聊。只見本來跟社員聊著天的陳光興,聊著聊著就開始環繞會議廳四周,努力地厚重的白色塑膠窗簾一一打開。就這樣一整層辦公大樓那麽大的會議廳的所有窗戶就這樣被打開了。那是我來了這裡一年多都沒有見過的光景。

一整天會議下來,最讓我感到興趣的莫過於窗戶外的奇景。以往我們僅能受限於窗口的大小管中窺見,如今巨大一片的颱風雨用數倍加乘寬度從天空像瀑布一樣重重落下。以前的世界那麽窄小,現在的視角原來也可以那麽寬大。

我總是覺得來了臺北後,才認識到自然的多樣和複雜。想起愛斯基摩人。我們對雪只有一種認知,白色冰冷之類的。他們卻對雪卻有一百種關於雪的字來形容。

我在新買的環圈狀筆記本上飛快地記下文字,一部分是記下講者的某些論點,很大一部分卻是記下腦海裏的問題,不是與議題相關的問題,而是近日來還沒空反思的問題。忽然發現,我老愛出席講座、看電影、甚至在車上播放音樂,好像都不是爲了那個對象本身,而是把它當作一個中介,用這樣另類的方式,去塑造一個自我必須專注、孤立的空間,去思索自己的問題。

都是自己想要問的問題。趙剛說,他是把自己看得很輕,所以這些年來才會抑制任由自己捲入歷史巨輪當中,什麽來怎麽寫,都不是自己原來擅長的領域。我或許是害怕自己太輕,以至於老是只看到自己想要關心的問題。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找到一點存在的證明。













張溦紟

http://www.wretch.cc/blog/weyjin0420

0 流星痕: